学习强国
当前位置: 蒙自新闻网 专题频道 文明蒙自大家创 省级媒体看蒙自 查看内容
【文明城市创建看蒙自】夯实文明创建基础 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来源:   发布:李兰   发布时间:2020-8-27 17:18   阅读:255

文明程度,铸就城市高度。近年来,蒙自市委、市政府始终把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作为经济社会发展总抓手,推动协调发展、注重常态长效、突出全域创建,有力促进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同步发力、同频共振。

  今年,在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蒙自经济经受住了严峻考验。上半年,蒙自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86.08亿元,增长5.8%,展现出了经济的韧性和潜力。

  数读蒙自经济“成绩单”

  2017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69.08亿元、增长17.4%

  2018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09.38亿元,增长12%

  2019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55.15亿元、增长13.6%

  构建“4+6”现代产业体系

  ●培育4个百亿级现代产业

  先进制造业 2019年主营业务收入约204亿元,按照年均增长10%测算,预计到2025年主营业务收入可达361.40亿元

  新材料 2019年主营业务收入约154亿元,按照年均增长15%测算,预计到2025年新材料产业主营业务收入预计可达356.21亿元

  旅游文化业 2019年旅游文化收入约112.99亿元。按照年均增长18.7%测算,预计到2025年主营业务收入可达315.79亿元

  现代物流业 2019年物流业主营业务收入约224亿元,按照年均增长10%预测,到2025年主营业务收入约396.83亿元

  ●发展6个十亿级现代产业

  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绿色能源产业、生物医药与健康服务业、金融服务业、房地产、数字经济


蒙自新景 云南日报供图

  应对疫情:大项目压仓稳住基本盘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蒙自经济经历了一次“压力测试”,交出了一份优异的“蒙自答卷”。

  红河综合交通枢纽项目完成投资2.9亿元、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建成投产、五里冲水库移民避险解困重点项目有序推进……一批重大项目正加紧实施建设、次第开花,成为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源。

  作为“国家门户·滇南中心”的蒙自开放程度高,较早研判到国内外的经济下行压力,同时也较早部署支持企业复工复产、推动全市重大项目建设。

  “今年2月14日,在政府的指导帮助下我们迅速复工,上半年边建设边试生产。”年初以来,企业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种种不利影响,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最终得以顺利投产,每当回顾至此,项目实施企业负责人杨维旋都感慨万千,“试生产期间接到了一个400吨有机肥的订单,给企业吃下了‘定心丸’。”

  蒙自市以“签约项目抓落地、落地项目抓建设、建设项目抓投产、投产项目抓达产”的工作思路,加强重大工程建设跟踪服务。以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为例,该项目是蒙自市的重要民生工程,今年底将实现年产有机肥10万吨、复合肥5万吨的目标,预计年销售收入5900万元。项目的实施既推进了区域生态农业发展的步伐,又有效治理农村生产生活环境。

  政企合力共克时艰,纾困解难提振信心。疫情发生后,蒙自市委、市政府迅速出台《稳增长促发展17条措施》《蒙自市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支持企业复工复产八条措施》等“1+4+3”系列文件,帮助企业“抗疫情、渡难关、促发展”,千方百计把疫情带来的影响降到最低。截至7月31日,蒙自综合运用担保、贴息、风险补偿、绿色通道等措施,累计帮助268户企业解决融资19.31亿元。为111家企业办理延缴社保费,减免养老金1409.58万元、退费994.13万元,惠及2421户企业。

  无论是稳就业、稳外资、稳投资,还是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重大项目都能起到牵引促进作用。114个重点项目被列入“蒙自市2020年大抓项目行动计划”。其中,年内竣工项目22个、在建项目41个、年内计划新开工项目34个、开展前期项目17个。计划总投资834.64亿元,2019年累计完成投资142.96亿元;2020年计划投资128.76亿元,1月至7月完成投资61.72亿元。蒙自市上下统一思想,集中力量、集聚资源、集成政策,全力以赴大抓项目、抓大项目,努力以项目建设新突破,有效应对经济发展新挑战。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蒙自市全景图 胡彦辉 摄


  以投资拉动经济,涉及蒙自交通、现代农业、全域旅游、滇南中心城市发展规划建设、工业升级转型等各领域重大项目建设多点开花,捷报频传。今年上半年,蒙自市组织3批重点项目集中开工,招商落地项目达37个、招商落地企业21个。

  蒙自正以大项目为发展“火车头”,稳健拉动产业、振兴区域、构筑“滇南中心城市”。

  转换动能:存量变革增量崛起

  根据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蒙自全市地区生产总值2018年首次突破300亿元大关、跃居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第二、提前两年完成“十三五”规划目标,并再次跻身云南省县域经济发展“10强县”阵营。

  然而,行走在蒙自大地,时时能听到蒙自干部群众自省:“一手抓存量变革、一手抓增量崛起,推动一产更精、二产更优、三产更活。”

机械化采收胡萝卜 胡艳辉 摄


  一产更精——

  农业一直是蒙自一张响当当的名片。近年来,以创建云南省“一县一业”水果产业类创建县为引领,蒙自市以引进农业龙头企业为发力点,加快构建“大产业+新主体+新平台”的高原特色现代农业产业化生产经营新格局,把小农户带入大市场,让大企业带动大产业。

  联想佳沃、陕西海升、云南绿之源等20多家现代农业龙头企业相继落户蒙自,流转土地2万亩,带动规模化流转4万多亩。2019年,撬动农业新型经营主体投资达7.62亿元。传统产业得到优化提升,新兴产业呈现勃勃生机,蒙自农业渐入佳境。2019年,全年农业总产值增长7%。

  二产更优——

  从蒙自北火车站向西眺望,在红河综合保税区和毗邻的国家级蒙自经济技术开发区交界处,规模庞大的以晴集团厂房铺排开来,蔚为壮观。“今年七月份以来订单量快速上涨,九成来自国外市场。”红河以晴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蔡国堂表示,州、市两级政府政策给力、服务到位,企业很有信心进一步拓展配套产业,带动蒙自乃至红河州电子信息产业向纵深发展。

  一手抓传统工业转型升级,一手抓新兴产业培育壮大,蒙自稳步推进工业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截至2019年,蒙自市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438.62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0家,产值413.02亿元。迈入2020年,蒙自市委、市政府继续力促传统工业“老树发新芽”,新型工业“新树长强枝”。2020年上半年,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81.09亿元,增长10.8%。

  三产更活——

  暑期的蒙自碧色寨游人如织。随着碧色寨滇越铁路特色小镇建设加速,让身兼两张百年历史文化名片——“百年滇越铁路、百年开埠通商”的碧色寨绽放新的“芳华”。2019年,碧色寨共接待游客191.3万人次,据测算可拉动蒙自“一日游”消费达3500万元。

  打文化牌,走特色路。全域创建,蒙自文化旅游对当地经济和就业的综合贡献持续增强,旅游综合管理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公共服务配套建设步伐加快。

1598519902658930.png

过桥米线小镇的无人机灯光秀——天马腾飞 胡艳辉 摄


  着眼未来:打造新引擎 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

  近年来,蒙自持续聚焦发力抓产业、工业、项目、开放、电商、招商,在推动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中跑出了“蒙自速度”。以2019年为例,全年交出一系列亮丽“成绩单”:椅子山绿色新型建筑材料产业园入园企业达13家,全市全年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2家,全年新增电商300户、实现电商销售额增长21%……在做好产业结构“加减法”的同时,蒙自经济稳中有进、量质齐升。

  两组数据,可以看出蒙自高质量发展的成色——

  看结构: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蒙自全市三次产业结构比调整为8.6∶42.5∶48.9,第三产业占比超过第二产业。这充分说明,蒙自市以供给侧结构改革为主线,深入推进转型升级,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服务业规模不断扩大,占GDP比重稳步上升,已成为引领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看民生:2019年,全市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9.1%和10.5%;新增城市绿道42公里、新建“口袋”公园2个,人民身边的“绿意”多了;新增城市道路19.66公里……这些不断增长的数据让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节节攀升。

  顺应产业和科技变革大势,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才能让经济发展更“高”更“优”。对此,蒙自有着清醒的认识。“加快构建传统产业、支柱产业、新兴产业梯次推进、有机更新的迭代产业体系。”蒙自市委副书记、市长李梅说。

  蒙自正抢抓“新基建”机遇,释放发展新动能,积极推动数字经济聚变裂变。蒙自以建设“数字云南”先行区和“一部手机系列产品”先行区为目标,以“资源数字化、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为主线,不断完善人口、法人等基础数据库,加快政务数据中心和“城市大脑”建设应用,推动各类要素信息全面接入“一部手机”系列产品。同时,打造过桥米线小镇、电子商务产业园、城乡高效配送中心、南湖荟、滇南大商汇5个数字产业园;加快建设金茂首府、西湖水岸一期、创泰翰文苑、听蓝半山、天佑景玥、钜城云锦6个智慧小区,巩固已有的7项“智慧+”应用,拓展“智慧+农业”“+教育”“+医疗”“+公交”,实现城市治理“一体联动”、民生服务“一屏共享”、地理空间“一图可知”、信息服务“一键应用”,形成“数字云南”蒙自实践的“四个一”特色。

1598519881482651.png

健身广场舞活动 胡艳辉 摄


  聚焦打造“三张牌”,蒙自对标全省“5+8”产业体系,结合自身的重点产业基础、优势和特色,坚持“两型三化”的发展思路,初步考虑构建“4+6”现代产业体系。培育先进制造业、新材料、旅游文化业、现代物流业等四个百亿级现代产业,积极发展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绿色能源产业、生物医药与健康服务业、金融服务业、房地产、数字经济等六个十亿级现代产业。

  与时间赛跑,用奋斗发声。如今的蒙自,正在建设支撑高质量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激流中奋楫前行,全速驶向更加广阔的天地。

碧色寨:百年“芳华”展开新画卷

  2017年,由冯小刚执导的电影《芳华》,勾起一代人的集体青春记忆。主要取景地之一的碧色寨是中国最古老的火车站之一。电影上映后,这里成为网红打卡点,许多游客慕名前来。如今的碧色寨,早已不止“网红”这么简单。

  中国唯一米轨和寸轨并行的火车站、云南第一条国际铁路、中国第一条民营铁路……诸多“唯一”记录着碧色寨的过往。这里的一草一木也见证着滇越铁路百年历史的沧桑变化。

  火车经碧色寨北上可以到达云南昆明,南下不远,沿滇越铁路经过中越边境重镇河口就能直达越南海防港。滇越铁路的修筑和使用,对于近代红河蒙自、近代云南乃至近代中国的政治、经济、社会和科技等方面的发展带来了十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1598519787995349.png

碧色寨车站 记者 赵岗 摄


  蒙自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滇越铁路与碧色寨的保护与开发,近年来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提出了“政府主导、统一规划、公司运作、群众参与”的战略性发展思路,编制了碧色寨保护和开发利用规划。蒙自市碧色寨滇越铁路小镇于2017年6月被列入《云南省特色小镇创建名单》的105个小镇之一,2018年11月被评定为国家AAA级景区。

  历史连接未来,未来连接梦想。碧色寨,在保护与开发中展现出新的风貌。

  2018年,通过整合碧色寨滇越铁路历史文化公园(一期)PPP项目,以蒙自市旅投公司作为主体,按照全省一流的特色小镇进行开发建设。2019年2月,蒙自市政府引进社会资本签订PPP投资协议,并成立云南碧色寨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作为项目建设的投资主体,在原来蒙自市旅投公司建设基础上继续推进碧色寨滇越铁路小镇的开发建设。

1598519627762369.png

游客体验碧色寨铁路文化 记者 赵岗 摄


  按照规划,第一阶段以打造百年前的铁路文化回归为主线。在“特”字上创建独有的文化旅游地标,在“小”字上打造博物馆、文化传承机构、自然景观、旅游民宿和别具一格的特色品牌美食、生活体验。

  从2019年9月开始,项目公司对碧色寨景区核心区实施智慧景区建设工作。特色小镇5G网络覆盖工作和“智慧书店”建设工作加快推进。日趋完善的软硬件配套设施,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全国游客纷至沓来,2019年,碧色寨接待游客191.3万人次。

“一县一业”引领农业高质量发展

  3000余亩蓝莓园区,用传感器采集大棚的温度、湿度、光照、土壤含水等数据,日常用工只需20人左右;2300余亩的突尼斯软籽石榴园,标准化种植、机械化采摘,当年种植、第二年试挂果、第三年丰产……行走在绿意盎然的蒙自大地,随处可触摸到现代农业律动的脉搏。

  2019年以来,以创建云南省“一县一业”示范县为引领,蒙自加快构建“大产业+新主体+新平台”的高原特色现代农业产业化生产经营新格局,全市水果种植面积增至44.31万亩、产量50.09万吨,居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第一,广袤的红土地释放出巨大潜能。

1598519607990118.png

工人在车间作业 云南日报资料图


  引进培育新主体

  结合乡村振兴战略部署,蒙自市瞄准市场需求,深化农业供给侧改革,以引进农业龙头企业为发力点,编制了《蒙自市“一县一业”示范县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规划》,在20万亩区域内布局乡村振兴现代农业产业园,重点建设17万亩石榴、3万亩蓝莓的种植区、核心示范区和辐射带动区。

  蒙自市努力探索引进培育新主体的招商路径,成功引进陕西海升、联想佳沃、阿里巴巴、本来生活、云南绿宝等10多家企业主体,撬动农业新型经营主体投资达7.62亿元。通过采用任务、力量、管理、攻关“四个集中”工作法快速扎实推进土地流转,带动水果产业基地流转土地面积近4万亩。

  搭建五大新平台

  搭建产品销售新平台。2019年,全市各大电商平台已有230余户电商企业、4500多家网店,实现电商水果销售额7.2亿元。


1598519582167275.png

建水万亩石榴园花开正艳 欧薇 陈世文 摄

  搭建金融支撑新平台。2019年,全市金融机构支持农业企业贷款资金额度14.89亿元,对接放贷成功137户5.24亿元。

  搭建技术支撑新平台。建成一支由“洋博士”“院教授”“农专家”组成的国内外水果专家队伍。成立了13支100余人的农业农村、科技、水利本土专家队伍,服务三农、助力脱贫攻坚。

  搭建绿色认证新平台。绿色有机产品认证面积1.85万亩,培育了6个农业科技示范主体,建设了3万亩的石榴生态园。

  搭建产业扶贫新平台。搭建了“政府+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建档立卡贫困户+基地”的产业扶贫模式。2019年,全市累计投入各类资金5000万元用于资产式产业扶贫,撬动新型经营主体投资5.5亿元,在全市8个乡镇建设规模化产业扶贫项目29个,带动贫困户4160户17257人。

  “一县一业”的扎实推进,让蒙自农业筋骨更强健,让乡村特色产业真正连接城乡,富裕农民。

  云南网记者 张文峰 乐志伟 李树芬 崔仁璘 胡梅君 马喆 王丹 赵岗 刘畅 任锐刚


热点排行

今日蒙自●微信公众号

魅力蒙自●新浪微博

今日蒙自●AP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