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强国
当前位置: 蒙自新闻网 专题频道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 查看内容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云南蒙自:打造民族精神高地 谱就民族文化绚丽篇章
来源:   发布:李青   发布时间:2021-2-25 15:38   阅读:1741

蒙自雄镇滇南,历史悠久、人杰地灵,两千年余年历史长河奔腾。汉、彝、壮、苗、回等各民族在这片红土地上繁衍生息,民族历史文化及传统习俗既一脉相承又风格各异,形成了独特的民间文化艺术和风土人情,成为了红河多民族文化集中展示地。

蒙自尼苏小镇。 佴斌 摄

深厚的历史积淀与灿烂的民族文化相交织,秀丽的山水风光与醇厚的人文情怀相辉映。历史的长河惊涛拍案,近百年蒙自近代史充满文明光泽,让蒙自具有独特的文化禀赋。“十三五”期间,蒙自倾力打造民族精神高地,各项文化建设措施得到大力落实,“文化蒙自”的名片熠熠生辉。“十四五”开局之年,踏歌声里蓝图又展。民族文化传承和“非遗”文化申报等系列文化建设举措展开了绚丽篇章,且看——

踏歌声里 一沓画卷尽斑斓

深厚的历史积淀,使蒙自这片广袤红土地上的民族文化积淀日益深厚。各民族在团结共建,和乐发展的过程中,民族文化呈现出绚丽多姿的面貌。如彝族刺绣、剪纸、花灯歌舞、鱼鳞片吹奏,苗族山歌、花山节等。


彝家妇女通过剪纸和服饰图案,表达对生活的热爱和美好向往,以经典图案在唯美中赋予美好情思:如凤穿牡丹图象征富贵兴盛,双凤齐鸣图喻和睦齐心。围腰花《凉亭唱乐》图,取材于长桥海边尼苏民间花灯歌舞的场景;彝族刺绣以手针刺绣为主,彝家妇女的心灵手巧在刺绣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彝族花灯艺术经过多年的传承和创新,如今已成为彝家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目前花灯传统节目有《打渔》《花鼓灯》《放羊》等十二个;曲牌有《金银点》《猜花调》《说亲调》等十多曲,传统舞蹈有《打花鞭》《扬花鼓》等。

永宁村彝族花灯。 陈文刚 摄

长桥海边的永宁村,是远近闻名的彝族花灯歌舞之乡。《永宁村彝族花灯歌舞之乡》为红河州州级“非遗”项目,其中《洞经音乐》《鱼鳞片吹奏》为省级“非遗”项目。每当夕阳西下,明月初升之时,劳作了一天的村民或聚集在村边的文化长廊吹奏鱼鳞片,或燃起篝火,围火扣弦而歌。

洞经音乐焕发新的生机。

村中清香林已有百余年历史,古木青苍,水波粼粼,篝火熊熊,丝竹声和踏歌声不绝于耳。蒙自市每年一届洞经之春展演,让古老的洞经音乐焕发了新的生机;每年春节的苗族花山节热闹非凡,引来游人如织。一幅幅美丽画卷,是新时代春风中蒙自各族儿女团结和乐发展的新面貌,更是民族文化蓬勃发展的新画卷。

凝心聚力 风雨无阻共燃薪

民族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有力度、有举措;“非遗”申报与抢救以雷霆之势,文化工作者凝心聚力,做到深入村寨,深耕文化沃土“不耽搁一分钟”。

工作人员深入村村寨寨开展非遗调查、申报工作。

有这样一群人,多年来他们奔走在民族文化传承与保护之路上,在他们的努力之下,无数濒临失传的民间文化,从传统的口耳相传,变成了可读的文字、可听的声音、可见的图像,有了年轻的传承人。

张美焕从事非遗工作16年了,从第一次参与全国性的非遗普查,到非遗调查、申报,每一次深入村村寨寨,深入田间地头,都带着对“非遗”的敬畏之心和刻不容缓的决心,做好“非遗”传承和保护工作。

非遗传承人培训暨传承经费发放活动。

“通过非遗项目申报,政府补助非遗传承人,不定期地开展技能培训等措施,使传承能更有效。在调查过程中,大家都全力以赴,想着我们多抓紧一分钟,也许就能多抢救一个非遗项目,为后人多留一份精神财富。”谈起“非遗”工作,张美焕满怀深情。

“共产党,政策好,彝家寨子变了样,我们的日子甜如蜜,吃穿不愁乐滋滋,家家户户住新房,心里乐得开了花,共产党政策结硕果,彝家歌儿唱起来,唱起来。”这悠扬的彝语歌声来自雨过铺街道仁厚村传习馆。


普长寿一直是保护和传扬民族文化的热心人。2018年,普长寿夫妇利用自家在仁厚村建盖的房屋,成立了“蒙自市彝族(尼苏)文化传习馆”,每个周末他们都会无偿开班授课,教授村民彝语、彝文、彝歌。普长寿还利用空闲时间编了一部彝语字典。在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的路途中,他是抱薪者。

“语言、文字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令人堪忧的是,我们这些宝贵的文化已经消失得差不多了,如果还不抢救,会愧对子孙的。作为一个彝族人,我有义务传承、传播自己的民族文化。”谈到多年来编撰彝语书籍和开班办学的初衷,普长寿说。对民族文化的热爱,促使他倾尽心力。

文化工作者、文化传承人,他们是风雨无阻的抱薪者,为民族文化这幅画卷涂上了斑斓的色彩。

蒙自石榴公园。李楷 摄

共涂颜色 春幡猎猎展蓝图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民族文化是民族信仰之精神高地,合力打造民族文化精神高地,是功在当代,利及千秋的伟业。

经过近10年的努力,2014年11月,《蒙自过桥米线技艺》申报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石榴园。雷明 摄

石榴。佴斌 摄

为保护传承700多年的石榴种植农业文化,让农业文化遗产形成循环生态利用的模式,持续造福蒙自,蒙自市正在联合红河学院一起开展石榴农业遗产申报工作,旨在将蒙自石榴栽培系统申报为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把蒙自打造成全国唯一的石榴农业文化遗产的城市。

拥有250余年发展史的蒙自洞经音乐,2013年被列为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目前已成功申报省级洞经音乐传承人4人、州级2人、市级17人,并编撰印刷了《蒙自洞经音乐调查》一书。

雨过铺中心霸王鞭大课间操。

蒙自市各乡镇(街道)文化宣传中心充分发挥基层阵地作用,组织开展好民族民间文艺活动和“非遗”的保护与传承工作;全市建有民族文化传习馆和“非遗”传习馆7个。以传习馆为民族文化传承与弘扬的依托之地,举办非遗传承人培训13期,把传承人集中到传习馆,充分发挥传帮带的作用,把手中的技艺传给年轻人。把“非遗”技艺融入到各中小学大课间操,持续加大“非遗”项目的传承与弘扬。


“十三五”期间先后申报”非遗”项目5项,传承人36人。截至目前,蒙自市先后成功申报了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技艺、传统美术、传统习俗、传统戏剧等9个类别的“非遗”保护项目及代表性传承人。现有代表性项目111项,其中,国家级1项:《蒙自过桥米线制作技艺》;省级4项:《洞经音乐》《彝族服饰》《彝族高山腔》《彝族鱼麟片吹奏》;州级13项,市级93项。传承人175人:其中,国家级1人,省级11人;州级32人,市级传承人131人。

“十四五”期间,蒙自市争取把《洞经音乐》推荐申报为国家级项目;把《蒙自年糕》《蒙自彝族铓锣舞》《蒙自彝族火把节》《绿翠谭的传说》申报为省级项目。

一幅幅民族团结和乐共进的图景,是民族文化传承与弘扬兼收并济的结果。一项项成果的取得,是蒙自市重视文化建设,倾力打造民族精神高地,擦亮蒙自文化名片的具体体现。“十四五”开局之年的嘹亮号角已然吹响,蒙自城乡劲吹振兴之风,新时代乐章奏响、潮音拍案,蒙自正深耕文化沃土,走在发展跨越的道路上,民族文化之春幡猎猎招展。

蒙自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张艳娥 胡文

责任编辑 李青



热点排行

今日蒙自●微信公众号

魅力蒙自●新浪微博

今日蒙自●AP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