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强国
蒙自雨过铺街道:饮食文化点亮乡村振兴新方向
来源:   发布:张红周   发布时间:2022-5-25 11:06   阅读:1758

近年来,蒙自雨过铺街道通过文化传承,结合乡村振兴,不断挖掘本地民族饮食文化资源,鼓励农村劳动力创业和开设少数民族特色文化餐馆,让游客通过舌尖感受雨过铺街道民族文化,点亮乡村振兴新方向。

蒙自市雨过铺街道的彝族主要分布在长桥海、大屯海“两海”附近的大台子、马房、雨过铺、新光、观音5个村(社区),俗称“尼苏泼”。走进蒙自雨过铺街道5个村(社区),传统彝族尼苏饮食文化传承蔚然成风,传统饮食文化焕发出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的勃勃生机。雨过铺社区旁的“彝家印象”饭庄格外引人注意,其外部结构及内部设计都注满了彝族文化元素,饭厅分别悬挂鱼、牛头、竹编画等具彝族特色的文化图案。

1653447883277992.png

“彝家印象”饭庄负责人李锦泉是一位部队退伍军人,2015年开始经营“彝家印象”,带动本地劳动力就业5人。当谈到创业初衷,李锦泉说:“我开这个民族饮食文化饭庄,目的是让外来人员到我们雨过铺体验饮食文化,认识我们彝族民俗、民风,了解我们彝族古老文化,同时也为了群众增收致富增加就业渠道。”李锦泉说。

蒙自彝族尼苏平时宴请亲朋好友会备8碗菜。“8”是代表吉祥,有祝客人吉祥之意。生活在长桥海、大屯海周边的彝族尼苏桌上摆的8碗菜,是彝族尼苏饮食“剁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做法是杀猪后取脊肉剁碎,以蒜泥辣半小时左右,再拌入盐、花椒、油辣子、香芹、韭菜、芫荽、豆芽、味精,即成色香味俱全的“ 剁生”。

1653447911876430.png

“彝族尼苏泼的‘剁生’原盛行于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火把节,进入上世纪50年代后,在腊月二十七“杀猪饭”的宴席上兴盛起来。由“剁生”派生出“ 皮肝生”、“皮干生”、“辣白旺”、“凉拌鱼”等生食菜肴。”雨过铺社区新村李丽萍笑着介绍说:“我们彝族尼苏支系在春节杀猪要做成“猪八碗”,用猪上不同食材分别制成八大碗菜。李丽萍指着饭桌上的菜说:“这些菜是8碗菜中的一部分。“桌上摆的菜是皮干生、凉拌鱼、辣白旺、豆生、红薯叶煮洋芋、小鱼炖酱。”

1653447935280280.png

蒙自市雨过铺街道,彝、苗、壮族等多个少数民族融合发展,又保留各自独特的风俗和饮食文化。李锦泉的“彝家印象”饭庄以打造彝族特色菜为初衷,通过挖掘民族民间特色菜系组合成新菜品,让游客品尝到彝族风味“ 剁生”美食。

目前,“ 剁生”作为蒙自彝族尼苏餐饮文化,逐渐走向市场,成为民族餐饮旅游业和消费的新热点。蒙自市雨过铺街道将继续保护传承弘扬民族饮食文化,将通过“技能蒙自”平台举办培训班,培训民族特色饮食厨艺,让各民族传统美食制作工艺焕发新的活力,点亮乡村振兴新方向。

文图 蒙自市雨过铺街道 李沿杓

责编 李唐

审核 杨青

热点排行

今日蒙自●微信公众号

魅力蒙自●新浪微博

今日蒙自●AP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