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强国
当前位置: 蒙自新闻网 专题频道 文明蒙自大家创 查看内容
蒙自新安所:万顷榴色,绣作女儿红
来源:   发布:张红周   发布时间:2022-8-30 15:32   阅读:205

“这朵姑娘花,不太好绣。逆光来看,花瓣的颜色从橘红到深红慢慢过渡,层次挺多的,最难把握的就是这个部分,我总感觉绣不好,颜色不好把握,花的形态上还缺了点灵动感……”

中秋前夕,在蒙自市新安所街道母亲学校里,青瓦屋檐下,鸟雀啁啾,古柏青苍。几个绣娘围坐在一起,边飞针走线,边轻声交谈着。这个坐落在万亩石榴园中的古镇,正四处弥漫着石榴的清甜气息,绣娘胡月红所提到的姑娘花,正是石榴花。这座有着五百多年悠久历史的老宅院,曾是新安所的诸天寺,如今在这里挂牌成立了母亲学校,围坐在一起绣花的绣娘们,趁着石榴尚未全面进入采摘期,聚在这里绣花,交流刺绣心得。

绣娘张德锦今年78岁了,依然精神抖擞,穿针走线,一样也不输给年轻人。“我从记事起就和母亲学绣花,这一绣就绣了六十多年。”张德锦是蒙自市市级刺绣传承人,讲起绣花,老人家手上功夫一刻也没耽搁,边飞针走线,边侃侃道来:“以前条件不好,白天忙干活儿,晚上在煤油灯下绣,虽然挺辛苦,也觉得开心。那时忙着挣工分,三个女儿绣花都是和她们的外婆学的。”张德锦说这话的时候,她的女儿赵瑞兰低头微笑着,正忙着修剪一幅白鹤飞松图,这是一幅绒绣,绣图里的白鹤栩栩如生,展翅欲飞。

坐在张德锦母女对面的,是张凤珠姐妹二人。张凤珠正在为绣样勾边。“可别小看这活儿,可细致了。勾边前要用点燃的香烙过绣样的边缘,这样才不会有毛边。”“我们家有六姐妹,四个会绣花。”张凤珠的妹妹张碧在绣一幅石榴图,图里的石榴色泽饱满。“我们都是土生土长的新安所人,从小就是在石榴园里玩着长大的。对石榴,有着很深的感情。绣花是和母亲学的,虽然辛苦,但是件快乐的事,农闲时姐妹们围坐在一起,绣着花,聊着家常,别提多开心了。”谈起石榴,谈起绣花,张凤珠的嘴角眉梢都带着温暖笑意。

“这幅其乐融融的刺绣场景图,曾是我幼年时印象最深的场景。”张小洁说。张小洁是张凤珠的女儿,对她的家乡新安所,对新安所的石榴,有着深厚的感情。“石榴园里有小房子,小灶台,石榴花开的季节,那真是太美了!简直是孩子们的乐园,除了在沟渠边捞鱼摸虾,还能吃到妈妈炒的菜,一盘小米辣炒石榴花拌着米饭吃,那味道真叫一个绝……农闲的时候,母亲和它的姐妹们围坐在一起绣花,孩子们就在旁边嬉戏……”讲起新安所,张小洁有太多的美好记忆。她曾被朋友们戏称为“石榴姑娘”。工作之余,张小洁喜欢拍照,用相机记录着石榴抽枝发芽、开花结果的每一个美好瞬间,记录着这座古镇在新时代春风中的变迁。

在蒙自,素有“石榴不上山,桃子不下坝”的谚语。这片广袤的蒙自坝子,被10余万亩石榴环绕,形成了“城在果园中,果园在城中”的独特景观,蒙自因而具有了“中国石榴城”的称号,而蒙自新安所古街道,就掩映在万亩石榴园中,具有“中国石榴之乡”的美誉。在新安所,妇女有刺绣的传统,几乎家家都有刺绣装饰品,这些装饰品中,石榴刺绣成为了必不可少的元素。自古风俗,结婚用的枕头、帐沿、门帘、小孩的周岁鞋、项圈、围裙等都是刺绣品。明清以来,新安所妇女多为江南籍,新安所刺绣便由江南传入。新安所民间刺绣多趋于写实,先在布料上白描出图案花样,再施针线。设色或华丽或淡雅,种类多见于苏绣、湘绣、蜀绣等,刺绣代表图案有“凤穿牡丹”“喜雀争梅”“鸳鸯戏水”“多子多福”等,具有幸福、吉祥等寓意,故深受老百姓的喜爱,刺绣技艺因而得以传承至今。

俗话说“一位好的母亲,至少影响三代人。”新安所绣娘们世代相传的刺绣技艺,不仅以一针一线传达着女性的心灵手巧,更绣出了民族团结,携手共进的图景。这是新时代山乡巨变,蓬勃发展的绚烂图景。


记者    张艳娥    胡文    佘卓瑾    曹凡喜

责编    张艳娥    杨安(实习)

审核   李青


热点排行

今日蒙自●微信公众号

魅力蒙自●新浪微博

今日蒙自●APP

返回顶部